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关注留守老人

    信息发布者:爱心大白菜
    2018-01-02 11:31:47    来源:sohu   转载

    你有没有发现

    曾经英姿飒爽的父母,伟岸的身影正在日渐佝偻

    你有没有察觉

    曾经意气风发的父母,在你面前正变得小心翼翼

    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

    父母,就老了......

    比起年老,他们其实更害怕生病

    比起死亡,他们更怕给子女添麻烦

    01

    “拖累你,还不如自我了结”

   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,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,两三天过去,父亲仍没死。

    儿子问父亲“你到底死不死?我就请了7天假,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。”

    老人随即自杀。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,回城继续打工。

    这个不是杜撰的网络段子,几年前媒体曾有报道:在湖北京山县农村,有“自杀屋”、“自杀洞”。

    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,不愿拖累子女,选择老屋或荒坡、树林、河沟,安静地“自我了结”。

    当地人对此习经为常,有村民说,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、生活不能自理、经济条件差、子女生活比较困难、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,老人自杀就是“明智的选择”。

    距湖北武汉不到100公里的村庄里 ,69岁的老人林木文沐浴之后,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。

    然后坐在堂屋中间,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钱,一边喝下半瓶农药。纸钱烧了一半,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。

    “他很久以前就开始计划自杀了。”《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》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后来听说。

    村民猜测老人自杀的原因是与儿媳妇失和。

    “他怕将来死了,孩子连纸钱都不给买。”一名村民对刘燕舞说,“这样死,还‘体面’些。”

    林木文的死,并没有在老人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激起多少波澜。

    甚至,老人曾当过村支部书记的儿子,也没有像刘燕舞以为的那样责怪妻子,而是“很坦然”:“人总是要与活人过的,难道还与死人过日子不成?”

    有老人说:“比起亲儿子,药儿子(喝农药)、绳儿子(上吊)、水儿子(投水)更可靠。”

    自杀的老人一面因得不到子女回报而悲伤,一面又体谅子女沉重的负担。

    老人自杀后村庄的平静,和人们讲述自杀老人时的谈笑风生,让这一桩桩自杀根本来不及弥漫悲伤就已被淡忘。

    孝,依然被视为美德,但不孝,也可以被认可。

    如果说,这是农村老人的悲剧,那城市的老人,就能够避免“空巢”么?

    02

    和死神争丈夫、争儿子,她三次都输了

    85岁的王奶奶坐在床沿给扑克牌排队,是她每天除吃饭外必做的事儿。四年前她最后一个儿子去世后,她就每天摆扑克。

    两个儿子和老伴曾来过的痕迹一丝都找不到。

    “都烧了,不想留,看了难受。”王奶奶说这话时,眼睛一直看远方,嘴角使劲向上,努力做出“都过去了”的样子。

    大儿子死于车祸,一直照顾她的二儿子几年前查出喉癌,为了给儿子治病,王奶奶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和死神争儿子,最后她还是输了。

    摆扑克是王奶奶每天最大的乐趣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